边继伟:在钧瓷诗画中徜徉
2016-09-27 11:05:35 来源:搜狐 小 中
①边继伟近照 王增阳 摄
②禅境 边继伟 摄
③千年一滴相思泪 边继伟 摄
钧瓷难以估测的神奇变化,有智者乐水、仁者乐山的超脱境界,更有空即是色、色即是空的禅宗妙义。所以,我和我的镜头情不自禁地朝向了钧瓷。
——边继伟
在禹州市钧瓷圈里,活跃着一个用镜头和诗歌来赞美钧瓷的人——边继伟。
边继伟性情练达,温和有趣,常常是正经中带着坏笑,诙谐中带着真诚。大家的评价都是,这家伙颇有文人才气,却不带文人迂腐。
边继伟出生于1983年,2000年左右接触摄影,从事社会新闻和法制摄影多年,后转向陶瓷和艺术品摄影,现为中新社、人民网、中国警察网签约摄影师,中国旅游摄影家协会豫南分会副会长,许昌市摄影家协会会员,禹州市摄影家协会副秘书长。他2008年荣获全国“长治久安杯”新闻摄影比赛二等奖,2011年荣获全国专业报新闻摄影比赛铜奖。他热爱摄影、诗歌散文和新闻写作,尤其喜欢古体诗词创作,现供职于坪山钧窑。
用镜头,为钧瓷写诗
神垕,是先人蘸着火苗写就的一座古镇。千年窑火延绵不断,煅烧了一串串璀璨的历史明珠。神垕烧出的宫廷御用珍品钧瓷,为中国陶瓷文化添画了五彩斑斓的一笔。
越是美的东西,越需要影像的表达。从接触相机到热爱摄影,边继伟逐渐把拍摄钧瓷作为一项重要题材,用影像来记录和传播钧瓷之美。
“钧瓷窑变魅力无穷。但这种美不能老用嘴来说,而应该用影像来表达。因为有图才有真相。”边继伟说,传播钧瓷文化,“摄影人”责无旁贷。
因为喜欢,他带着相机,走进了钧瓷厂。这让边继伟有更多的便利,接触到制作钧瓷的各个环节,也让他更多地领略到钧瓷别具一格的美。在他的镜头里,一泥、一火、一炉、一柴,都富有钧瓷之静美;一匠、一轮、一拉、一修,都带着钧瓷之神韵。
唯美的画面,诗一样的表达,是边继伟拍摄钧瓷工艺的特点。他的画面通常静谧、通透,饱含深情,色彩丰富,主题突出。他在构图中倾注自己独有的视角,给人以心灵悸动,如同钧瓷实物一样,让人从欣赏到沉醉,玩味不已。近年来,他先后整理推出《钧韵瓷辉》《神垕古镇》等系列作品选集,从平面影像的层面,把钧瓷之美进行了全方位诠释。
人,是艺术创作的灵魂,也是纪实影像的永恒主题。他深入钧瓷车间,观察每一个工匠师傅。他们精工细做,一丝不苟,是支撑起钧瓷艺术的重要力量。“我喜欢充满泥土味儿的车间作坊,喜欢一把泥在匠人手中逐渐变成一件艺术品的感觉”。边继伟说。
和一般的产品不同,钧瓷有两大难拍,一是其天然形成的各种窑变意境,“窑变无对,钧瓷无双”,每一件都必须有独到的构图用光,才能将其完美展现;二是其独有的玻璃质表面,用光不善,表现有一层潋滟的浮光(或叫贼光),非常不好控制。边继伟不断学习总结,向拍钧瓷比较有经验的耿亚伟、任红兵等优秀摄影师讨教,取长补短,逐渐掌握了一套成熟的布光和拍摄方法,使美轮美奂的钧瓷更加美丽夺目。
边继伟说:“摄影是件让人愉悦的事儿。小小的镜头,是观察大千世界的窗口,也是抒发内心情感的画笔。钧瓷是最具独特神韵的窑变瓷,其难以估测的神奇变化,有智者乐水、仁者乐山的超脱境界,更有空即是色、色即是空的禅宗妙义。所以,我和我的镜头情不自禁地朝向了钧瓷。”
用诗歌,为钧瓷作画
一钧一风雅,一窑一乾坤。鬼斧塑神韵,丹青绣鎏金。临波观星海,神游历斗辰。心纳微宇宙,器涵大古今(边继伟诗作《赏钧》)。
毓秀神明地,千年一脉炉。有窑皆膜拜,庇民佑富足。浴火焕光辉,盛世谱钧赋。一枝秀瓷林,万彩耀华都(边继伟诗作《伯灵翁庙》)。
洒然羽衣凌波至,横如黛眉侧如峰。初时三点雨窗外,微澜云开天又晴 (边继伟 诗作《观玉净瓶》)。
这些都是边继伟在观赏和拍摄钧瓷时的即兴之作。他坚持认为,自己是“有情怀”的人,有自己热爱钧瓷的方式。他擅长用古体诗来抒发对钧瓷的感动,尽管有时格律平仄不那么严谨,尽管有时还掺杂一些“打油”。
曾经有段时间,边继伟在微信朋友圈和QQ空间,每天都会更新一首诗作和一张钧瓷类照片。每天内容都不同,古体诗、现代诗、散文诗、打油诗,哪怕是几行有趣的句子,都与钧瓷有关。精美钧瓷照片,加上唯美诗句,成为边继伟每天推送给朋友们的原创礼物,也成为微信朋友圈的独特一景。
没有人知道,深爱并沉浸在某种艺术中的人,对美的感悟和领会,能达到什么状态。边继伟说,他每天接触到关于钧瓷的每一点、每一滴,都会在脑海中形成印记。听到的每一声开片声、挪动瓷器相碰的每一声轻响,都会触动他的思想跳动。
这些大脑中收集到的信号白天积累起来,晚上会在脑海中连成珠串。每天五六时,宇宙最静谧的时候,是他思维最活跃的黄金时光。那些关于钧瓷的各种文字,就像打开了闸门,撒着欢、翻滚着,喷涌而出。 在边继伟的文字里,钧瓷是活生生的朋友,甚至是情人。他可以用满腔的真情,跟钧瓷说话——
开窑刹那的清脆开片/是你面世第一声啼哭吧/从此华丽蝶变/披上绚丽的彩装/涅槃成器/可还记得泥土的芬芳/记得月下昆虫的私语/清晨的第一抹暖阳/你完美的炸裂着自己/如同倾尽生命的绽放/你绝世地吟唱着情歌/惊艳了岁月/温柔了时光
用一生,为钧瓷放歌
诗歌,是人类情感最纯净的流露,具有沁人肺腑的香馥和恒久的感染力。写诗的人,通常简单纯粹,清澈澄明。但这并不意味着浮浅,相反,深厚的知识、丰富的阅历、长期的学习,加上细腻的感情和巧妙的联想,才是衍生出诗歌最好的土壤。
边继伟是个善于学习的人。他的办公室,一半是影棚,另一半是书柜,书的类别主要包括摄影、文学和陶瓷。为了深入了解和拍摄好钧瓷,他经常在车间了解制作工艺,学习手拉坯,切身感受泥与火交融、道与器共生的艺术真谛。
敏而好学,擅长收集吸纳,方是成器之路。近年来,拍摄和宣传钧瓷,让边继伟走遍了神垕的大街小巷,结交了很多窑口大师,了解到更多钧瓷背后的故事。他陆续写出了《文以载器,器以弘文》《九钧一发》《成器之道》《钧界有琪》《坪山如画》《钧之殇》《天赐之珠》《持中守正,厚积薄发》《瓷林里绽出最美的花火》等一系列文章,发表于媒体网站,推广宣传钧瓷文化。
文化圈内,认识的人都对继伟评价颇高。著名书画家、河南省文联副主席张剑锋曾为边继伟写了四个字——“奇思妙想”,饱含勉励希冀。许昌市书法家协会主席刘绍典评价“吾弟继伟,人情练达,温文尔雅,有民国高士之风”,并专门书写“诗酒狂逸”四字相赠。
边继伟通过不懈努力,在摄影和写作方面走出了自己的路子,每每想起,让人顿生欣慰。
这是钧瓷的魅力,更是文学艺术相通的魅力。
“把爱好和工作融合在一起是幸福的。作为‘钧瓷人’,摄影是我倾注情感的方式;作为‘摄影人’,钧瓷是我表述热爱的载体。这是何其的幸福!”边继伟说。
生于斯、长于斯的边继伟,深深沉醉于禹州钧瓷。他以钧瓷为母体,汲取了丰厚的营养,反哺给钧瓷以绚烂的霞衣。他是一个顽强的求知者,在钧瓷诗画的文学海洋中徜徉;他又是一个笃定的奉献者,用尽全部力量在放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