要始终牢记:乡村建设是为农民而建、乡村振兴是为农民而兴
2022-02-21 14:21:41 来源:农视 小 中
年前,有一则关于农村建房的新闻引发关注:设计师耗费委托人130多万元,改造出颇具艺术气息的农村屋舍,却与周围环境不相容,也不符合农民生活的需要,被网友戏称为“天价毛坯房”。
其实,无论是当前有些地区热衷于搞大拆大建、合村并居,盲目把城市的一套搬到农村的“城市倾向”也好,还是类似于这次农村房屋改建中,设计师以自我艺术追求替代了农民对房屋功能性需求的“浪漫主义”也罢,实际都忽视了一个重要的问题,那就是:谁,才是乡村建设和乡村生活的主体。
毫无疑问,乡村归根结底是农民生产生活的地方,乡村建设是为农民而建、乡村振兴是为农民而兴。面对转型期乡村文化和社会秩序的深刻变迁,既要注重传承乡土文化精髓,又要致力塑造现代乡村秩序,把乡村建设成为亿万农民宜居宜业、农耕文明生生不息的美丽家园。
乡土中国,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血脉。无论时代怎么变,华夏文明的根不能断,优秀传统乡土文化必须世世代代传承下去。比如,挖掘提炼传统节庆民俗等乡土文化中的精华,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现形式,使之扎根广袤乡村,不断发扬光大。比如,加强传统村落保护利用,传统村落是乡村文化的历史见证和重要体现,乡村古建筑是传统技艺和乡土文化的集大成。既保留传统风貌和乡土味道,又满足农民对现代文明生活的向往和需要,提升传统村落可持续发展能力,实现保护、利用、传承的有机统一。
乡村归根到底是农民的乡村,乡村怎么建、建成什么样,得由农民说了算,不能按城里人的想法来,也不能按文人墨客的看法建。积极稳妥地推进农村水电路气房等基础设施建设,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,搞好厕所革命,让农村逐步具备现代文明生活条件。因地制宜开展农房改造,反对大拆大建,对确需搬迁的要妥善解决好农民种地就业问题。如果农民不理解、不接受,即便是为农民好,也要等一等、放一放,待时机成熟时再推进。在乡村搞建设,任何时候都要坚持数量服从质量,进度服从时效,做到求好不求快。
如今,我们正迈上一个人类历史上人口体量最大的国家的现代化之路,这是一个艰难而又痛苦的过程。时代的大浪淘沙之下,中国的乡村,必然会经历一系列被涤荡、被选择、被重塑的过程,这正是中国乡村振兴的机遇所在,也是我们终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所在。只要我们始终坚持“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农业、忘记农民、淡漠农村”,在保护和发展、传承与创新、“塑形”和“铸魂”中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乡村发展之路,就一定会实现21世纪的中国乡村新复兴。